学术活动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中心简报(第5期)

2009-11-04    点击:

第八届ASEE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召开

吴启迪教授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2009 年10 月12 日—15 日,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吴启迪教授、李曼丽副教授、张文雪副教授三人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了由美国ASEE 组织、匈牙利多科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八届ASEE 国际工程教育大会。本次大会是国际工程教育界的又一次盛会。与会人员来源广泛,数量甚众,有企业界人员,学者,也有学生。

10 12 日的主题是全球工程院校联席院长会议。与会者有来自下列院校的工学院院长:多伦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密西根州立大学、北京大学、韩国高级科学与技术大学(Korean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echnology)、杜克大学等。工学院院长会议讨论的主题有三个:波隆尼亚进程下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国际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的必备素质;加强工程教育与技术界的联系。午宴的主题演讲主题是:培育工程教育中的创新文化,演讲的题目源于美国自然基金会和ASEE 的研究项目,演讲人是项目主持人Jack Lohman 教授,他是乔治亚工学院的教授兼副教务长。

10 月12 日下午,有两个分会场。一个是Quanser 公司和NatioanlInstruments 主办的技术展示会场;另一个是学者们的工程教育、教学问题分会场。与会者参观了解了一些可能对工程教育教学有所辅助的新技术。例如,操作一种振动控制仪器,振动的同时,电脑可以完美展示振动的曲线,包括力量、频率等。现场技术人员解释说,这项技术可能应用到工程技术的教学当中。教育分会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围绕环境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等需要进行合理成本的工程设计教育。

10 13 日发表主题演讲的是吴启迪教授。演讲题目是:中国工程教育:新趋势以及改革举措(Chinese Engineering Education: NewTrends and innovating Innitiatives)。吴教授的大会演讲很成功,她谈到了中国工程教育的成就,同时也谈了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以及正在启动的工程师培养计划。演讲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和长时间探讨。

10 月13 日下午,是一个对主办国文化和教育的深入了解环节。前半段有两位主讲人,一位是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另一位是某经济研究中心的总裁。演讲的题目分别是:“中、东欧地区过去20 年的社会和教育变化”、“技术及经济的挑战及其回应”。后半段的主题演讲是:“工程教育全球化:来自一个小国的观点”。演讲人盖博??波亚尔(Gabor Bojar)是一个匈牙利一位著名的数学、科学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后来成功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在法兰克福上市。盖博的主要观点是强调工程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同时,也要关注工程教育的多元化问题。

10 月13 日下午设展板分会场,各国学者在这里发表了工程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李曼丽、张文雪两位教师代表我校“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工程师成长机制研究”课题组发表了题为“中国现代工程师的胜任力及其高等教育准备”的论文。这是课题组去年对青藏铁路工程中40 多位杰出工程师进行了一年跟踪研究后,提出了中国一线工程师,即从业人员心目中所认为的优秀工程师的胜任素质模型,并归纳了我国从业工程师强烈反映出来的有关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不足。来自不同地区的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学者与两位老师进行了讨论交流。

10 14 日、15 日分组讨论、技术展示、ASEE 行政会议(讨论下一届筹办事宜等)。

参会人员体会:

第一,我们仍然需要加大对工程教育教学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与以往相比,此次大会的主题有所深化和拓展,涉及:加强塑造未来工程师的事业;认证问题及促进工程职业的国际流动性;促进建立工程教育的伙伴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是国际工程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引起系统的关注。例如,一些部委提出的研究项目,视野不够开阔;认证问题迫在眉睫;工程院校的伙伴关系还比较薄弱。希望学校能对这些方面问题予以关注。

第二,学生的国际化教育问题。本次大会在正式开幕之前,增设了2 天(10 月10 日—10 月11 日)的学生国际论坛,邀请了各国著名理工大学的学生参加。一方面,各地学生展示了在工程学习中的项目,分享了心得;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的平台。我校有3 位学生参加,她们都认为收获不小。据说学校对她们的旅费和住宿费给予了一定资助,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成本比较合理的教学投入。建议我校今后继续支持此类学术活动。

第三,工程教育-技术-产业界的伙伴关系问题。美国的工程教育界,技术界和产业界的联系还是非常紧密的。例如,当今技术先进的大型跨国公司,例如IBM,Hp, Mathworks,Autodesk, NationalInstruments, Inforsys, Quanser 等都是这次大会的赞助商。不仅提供会议资助,更重要的是提供技术分享,支持高校的工程教学与科研。我们曾经承办过一次工程教育大会,今后在相关方面可以借鉴。